在實地調查中發現,高溫津貼不發放的情況仍存在。在炎熱的杭州地鐵6號線奧體中心施工現場,37歲的寧波人徐前,他負責現場的挖掘機調度。6月份,他拿到了500元的高溫津貼。但是,在同樣的工地上,一些雜工卻未領到高溫津貼。貴州人代群是工地的保潔清潔工,她說并不知道高溫津貼如何發放,目前只有一天領到兩瓶鹽汽水降暑。
“什么叫高溫津貼?沒聽說過!崩隙问潜本┣伴T大街上的一名保安,月薪3200元。
在北京街頭,采訪了數名建筑工人、快遞師傅、停車場管理員等戶外勞動者,他們中的很多人表示沒有拿到高溫津貼。有的說不了解相關政策,有的說知道政策卻并不敢向領導要。
不按時、不按標準發放高溫津貼的情況多年來一直存在。據了解,2016年夏天,在東部某個副省級城市集中開展用人單位夏季防暑降溫政策法規執行情況的專項檢查中,勞動保障監察部門發現,有的單位高溫津貼沒有隨6、7月份的工資一起發放,而是要等到9月份時集中發放;有的單位不了解新的高溫津貼發放標準,仍然按照舊標準發放。
此外,一些地區的高溫津貼標準多年不變,未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及天氣情況進行調整。
例如,廣東現行的高溫津貼標準制定于2012年,每人每月150元。事實上,早在2007年,廣東便出臺《關于公布廣東省高溫津貼標準的通知》:室外作業及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5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00元。
“10年前買一瓶礦泉水五毛錢,現在漲到兩塊錢。但高溫津貼的標準卻一成不變,這不太合理!睆V東某國企員工柳女士說。湖南現行高溫津貼標準制定于2005年,每人每月150元;河南則執行2008年制定的每人每工作日10元的高溫津貼標準。